我在乱世搞基建[穿书]_我在乱世搞基建[穿书] 第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乱世搞基建[穿书] 第37节 (第3/8页)

也有类似何家村鎏金银香囊那种使用了陀螺仪原理的设计精巧的奇物。

    乍看到那排花鸟纹的金银香囊,顾念顿时兴起买一个回去的念头,不过,最便宜的一个也要四万钱,价格令他望而却步。别说四万,眼下他连四千都拿不出来。

    顾念逛了几圈,发现墨家匠坊最便宜的东西就是种手工雕刻的竹杯,199文,与其他东西相比,简直便宜到离谱,但与市场上几文钱就能买到的普通竹杯相比,却又贵得离谱。这东西也不能随身带着炫耀,因而算是匠坊里难得滞销的物件,堆在那里乏人问津。

    等他走出匠坊,发现年深早已经等在门口。

    年深手上又提了个盒子,精致的竹木盒上,烫着咖啡色的墨家标志性的竹叶印记。这又是给谁的拜礼?还有别的地方要去?顾念正在瞎猜,年深却直接将那个盒子递了过来。

    顾念:???

    “给我的?”顾念迟疑着,有点不太敢确定。

    “嗯。”

    “叶家的那对是御赐的,不能随便给人。就帮你找了个小一些的,墨家的东西,应该不会比宫里的匠造坊差多少。”

    顾念:???

    老板,你在说什么?怎么听不懂?

    作者有话说:

    备注:1、簪笔:把毛笔像发簪一样插在头上,方便随时取用,后亦称“簪白笔”“立笔”。最早见于《史记·滑稽列传》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魏晋南北朝时期,簪笔制度正式确立,冠中所簪的毛笔的笔头已规定为不着墨的白毫,簪白笔以示礼仪和尊敬,失去奏事记言的实用价值,成为偏重于文官的冠饰。唐朝时期,对朝服、公服、祭服的规定较前朝诸代更加明确系统。官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