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_第二十三章 真乃书生之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真乃书生之见 (第2/4页)

一个村子,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亩产粮食只有三斗。”朱元璋道,“假如你们是当地县令,如何做才能让这个村子的村民都吃得饱饭,甚至是致富?”

    “你们都是咱的肱股之臣,朝廷大员,不会连一个小村子都治理不好吧?”

    “此题并非是咱随便出的,大明建国之初,还有很多州县的百姓都吃不饱饭,灾民遍地流离失所。治理一个村等同治理所有州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原来不是送命题,二人听了心中松了一口气。

    “禀陛下,想让村民吃得饱饭,首先要鼓励农耕,让村民开垦更多的土地种粮食。”李善长道,“其次就是在政策上要轻徭薄赋甚至免除数年赋税,减轻农民的负担。”

    李善长在内政上是一把好手,因此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是章口就来。

    “你的回答看似句句在理,实际上却是没有任何实际作用。”朱元璋道,“咱之前就说了,那个村子之所以贫穷最大原因是土地产量低,亩产才区区三斗。和土地多少没太大关系,粮食产量低就算把耕地开垦到了山顶,也是照样吃不饱饭。”

    “其次,你说轻徭薄赋。”

    “我大明建国初期,到处都需要用到银子。如果每个地方都轻徭薄赋,甚至减免赋税,朝廷的收入从哪里来?没有银子朝廷拿什么给你们发俸禄,拿什么去搞建设,拿什么给地方拨款给灾区赈灾?还要派兵剿灭各地草寇,他们不需要银子?”

    “陛下,臣……”李善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