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2/4页)
来了。所以这个时候就是要让人觉得划算,可以来。之前虽然水患粮食已经涨价,但是一石粮不过就是一两五钱银子。与每日做工一百文比实在差距太大了。这样的账每个人都会算,但是他们不会算一件事情,一百文的工钱,不是哪里都有的。因为基本上没有人会雇佣零工做这个。” 刘府台仔细一算说道:“即便是四两,一个壮劳力加上他的家属两个人,一天吃了算多的话两斤粮食,也不过五十六文。在饥荒之年,作为民夫征调,还能吃饱饭。这个时候就会很多人觉得划算,毕竟零工不是天天有,而江堤修缮天天有。” “我们的粮食其实从南方买过来的稻米,不过两钱,到这里翻了二十倍。但是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却是值五六十文,而米价抬高之后,我们在高位将米粮一半卖给那些粮商,实际上我们赚了很多。所以边卖,一边用于抵工钱。就是维持下去,并且能够将江堤修缮了。”罗先生道。 “可这样不是让那些原本做些小本经营或者有几亩薄田的人坑苦了吗?” 罗先生点头道:“一件事情必然有人得利有人损失,那些小本经营的因为粮价上涨,所以他们没有办法维持下去返贫。。。。。。。”罗先生讲得详细。 陈慧看到精彩处不禁笑出声来,大呼妙啊!这头刘府台看她手里的那一本书上写着“大学”,他听罗先生讲解这个涨价、市场和民生的关联听得实在有些糊涂了,反正这几天看下来都是将军和罗先生意料之中,自己非内行,恐怕一下子也无法讲这个些个东西理解透彻。一看将军手里的大学,乃是他的强项,遂想与她交流一二,问道:“不知将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