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64 (第2/4页)
,其实她心里很清楚,让李青雅彻底忘记沈砚,那是不可能的。总有那么个人是刻骨铭心的,但是过去的已经过去,没有必要纠结,那样只会令自己和家人都不快活。 说起李青雅的亲事,李大舅母满脸的得意。 她告诉罗锦言:“我听说义学里有位不要束修的纪先生,很是过意不去,就让人送些笔墨纸砚给他,刚好听说纪先生咳嗽,小雅还给送过川贝膏子。”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她当然不会说是自己听李青雅提起纪先生,便眼睛亮,特意让人去义学里打听出来的。 “我开始时还以为纪先生是位穷秀才,后来才知道竟是万家的人。” “万家?”罗锦言时想不起是哪个万家,扬州好像也没有姓万的世家。 “就是万泓万老先生那个万家。”李大舅母于有荣焉。 李青越去年被兄长派人押回扬州,虽然错过了去年的秋闱,但却得到万泓的指点。每隔十天,便去万泓隐居的草庐,由万泓给他指导功课。 李毅很是过意不去,觉得让万泓住在草庐里太怠慢了,就拿出自己在扬州郊外的座依山伴水的别院,捧了地契巴巴的给万泓送去,万泓不但不收,还面色不虞,他找了几个读书人询问才知道,住在草庐那是气节,是境界。 他明白了,可还是觉得住在风景如画的别院里那才叫境界。 纪先生名叫纪秋,是万泓早年在四川捡到的孤儿,那年四川地动,民不聊生。万泓之所以给孩子取名纪秋,只是因为在现孩子的地方,附近曾经有个纪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