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杨博是君子还是小人,这是一个问题  (第1/6页)
    “冯大伴,你今天做得很好。”朱翊钧在冯保每次开口骂人之后,都会夸奖冯保,因为冯保骂的好。    冯保喜不自禁的俯首说道:“谢陛下夸赞!”    冯保自己可能都不清楚他骂王崇古,意义何在,可能对冯保而言,他就是按照如常的做法,维护了大明皇帝的皇权威严。    但是朱翊钧、张居正、杨博,都非常清楚,冯保骂王崇古的话,逼着王崇古低头的意义。    那就是确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杨博之前弹劾戚继光是诛心之举,张居正反问杨博,真的要开启诛心的政斗吗?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此端一开,国朝不宁。    而冯保今天在文华殿,喷的王崇古只能低头认错,就是确定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些事,即便是因为眼下的现实无法改变,但是对错一定要论,只有确定了对错,才能继续做事。    亡国有三,党锢为首。    两宋党争最激烈的时候,党争根本不论对错,总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你方唱罢我登台,全面反对,全面否定,全面结束对方的一切政令,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法不束民,民不知法。    政,正人者不正,若是连法都失效了,还如何施政?    不能施政的朝廷,还是朝廷?    德定于上、法化于下,因事而制礼,当事而立法;道之以德,以律制人;齐之以礼,以法治国。    礼是形而上的德,法是形而下的纲,若是没有了法,那这个朝廷就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所以,党争的烈度是可以控制的,不能为了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