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佛系田园_分卷阅读14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9 (第4/4页)

如打牌打麻将之类的,最重要的还是造人。

    这些年,村里的新生儿倍增,但凡有些身热头痛立马上山找药姑帮忙。

    药姑,原本是大谷庄的女儿,叫谷宁。她远嫁,却回村里继承自家的山头,就是那枯木岭。

    原本大家对她的所为十分排斥,后见她略懂医术,通晓草药妙用;她的丈夫平时不声不响的,主意挺多,是他让大家种植麦草赚钱脱贫。

    如此人家,怎能排斥?别村请都请不来。

    以前,有小儿长期夜啼的人家,多半到隔壁村找神婆治理。如今不用了,直接上山找药姑帮忙,一剂药搞定。

    村里很多小孩吃过她给的草药汤,如今身体壮实,健健康康的,家长们对她十分感激,教孩子们见了她要喊姑。

    但小孩们讨厌吃药,知道是她给自己弄的苦药,每次见她都要躲起来,嘴里念着:

    “药苦,不吃……”

    久而久之,家长们索性跟着小孩们喊她药姑。有老人觉得,枯木岭叫了几十年,枯木早已逢春唤发生机,再叫枯木岭甚是不妥,改叫药姑山比较恰当。

    这不,药姑山这个名字在年轻一辈中叫开了。

    “现在她随男人回老家去了,剩下她女儿住在山里。”谷妮说,“她女儿不懂药草药理,所以叮嘱村长让大家别再上山挖草药或者找她问药,怕吃坏人。”

    不过,前任药姑教村民们在各自的院子里种一些常见的草药。比如轻微的发烧感冒,喉咙疼痛,跌打损伤等小病小伤皆可服用。

    大病就算找她也没用,更别说找她闺女了。

    “虽然她闺女不懂药,大家依旧喊她药姑。”算是对前药姑的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