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 第103节 (第3/7页)
帮手。 毕竟,高力士是举荐制的得?益者。 张九龄细细地亲她,眼中满是温柔缱绻:“昭昭,若是没有你,我会如何呢?” 谭昭昭抬起头,望着他笑靥如花:“你还?是张大郎啊,可能这条路会走?得?很艰苦,但你不?会放弃,就算会因此被罢官,被排挤,你也不?会退缩。你就是你,是张九龄,会名留青史的张丞相!” 第一百零八章 新政实施, 朝堂历经一段时日的震荡之后?,终于?日趋平稳。 科举取士并非绝对公平,但通过考试出仕, 比起举荐出仕,至少要墙上百倍,给朝堂带来了难得的生机。 大?唐天下太平安定,尤其是长安城日夜不眠, 汇聚了天下英才,繁盛到达了顶峰。 因着天底下胡人的涌入, 不仅仅是长安城,大?唐其他如?洛阳等州府, 对于?胡语的译官需求日盛。 在这期间, 通胡语与汉话之人涌入长安, 寻求到了译官的差使。 但是, 仅仅会?说?, 当然比不过胡语学堂能写能读的学生们。 学堂的学生虽都是娘子,还有好些是贱籍。再瞧不起她们,也不能阻止她们真正走?到台前, 大?放异彩。 起初, 这些娘子们只是受雇于?来长安做买卖的胡商, 朝堂的四方馆管译官,依旧是男人的天下。 在一次四方馆的译官出了错漏, 使得?波斯来觐见的使节团与李隆基之间造成了不悦之后?,张九龄提出,四方馆应当对外?雇用有能力者, 不拘泥于?男女。 谏言一提出,张九龄就招到了攻讦。 首先, 胡人学堂学生的受欢迎,已经招到了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