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艰辛路(科举)_分卷阅读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 (第2/4页)

是八十户设立一里长,负责掌管户口、赋役之事,此时里长出现在林水村,谢行俭猜想无外乎是这两件事了,若是查户籍之事,倒不至于兴师动众的把大家招致一起,那只剩下赋役。

    一想到这,谢行俭的小脸不自然的扭曲起来,又要出血汗钱了。

    转头他又想,这夏税不是还没到时候吗,估算的还有一个月才到六月征税啊。

    朝廷恢复赋税后,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他家每年光纳税粮上就要交出去四分之一。

    听他爹说,新朝初立时,朝廷减免了三年的赋税,等恢复赋税后,朝廷下达的旨意是平均每亩纳粟八升。

    据他所知,这几年他家的亩产量最多是一亩收到三石的粮食,也就300斤不到。

    至于那些贫瘠的山地,他老爹用的肥料足,种的精细,每年每亩也只得了二石出头。

    他家分得的好水田满打满算十亩左右,每年能收粮2800斤,加上五亩山地,能收1000斤左右。(1石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

    水稻一年两季,如今市面上粮价3文钱一斤,新朝的春秋两税,缴纳的都是粮食,扣掉需要缴纳的粮食,全部卖出去他家整年能得到15左右两的样子,这还是在风调雨顺外加一家子不吃不喝的前提下。

    他家没有桑田,当然就没有桑、枣、榆的收入的,打住,你不会以为就没有桑田课税吧?

    想当初他也是这么以为的,问了他爹才知道,有桑田的交桑田课税,没有的就要交绢三匹,交完后再去县衙登册后就可以免费开荒地一块,三年后再以水田的四分之一比例收税。

    当然你不愿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