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_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2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222节 (第4/7页)

乐见百姓弄出些顺应天道的事来的,也跟着瞧得热闹。直到陈婆子提出还得有个词儿,不能明儿就敲个锣,干巴巴往城里走啊?显着傻。

    然后一帮子人一通商量,说是这词儿要能雅俗共赏,百姓听得懂,官家听着也不寒碜

    经过多番润色,最后是定了下来,只打头那一句大兴庄桑氏把桑萝生生给惊住了,火速叫停!

    “别啊,后边都挺好,前头那一句改掉,咱重点是犁和为朝廷贺,带出歙州城就行了,不用带我在里边,至少不能这么一路喊过去。”

    从大兴庄门口一路这么敲锣披红的喊到城里,桑萝脚趾开始抠地了:“其实我走在最前头,又是由我去献,谁都知道是我,不用喊我名字。”

    这话桑萝真没夸张,州城口最近的位置落户的基本是他们那一片山里出来的,她或许认不全那些人,但那些人还真的大部分都识得她。

    魏令贞、秦芳娘、甘氏和施二郎媳妇这些人听桑萝急急叫停,笑得不行。

    陈婆子也笑:“是,路上不用喊阿萝名字,咱这一片少有不认得阿萝的,等到衙门里再说不迟。”

    武定四年的第一个团圆夜,大兴庄就是在这样火热的氛围里过的。

    翌日一早,沈烈让沈安跟王云峥几人先去学里,帮着他给先生告了个假,言明会稍晚点进州学,原因他会亲自向学正解释。

    卯时初各家就准备了起来,等犯时末一到,沈家的两副犁,一副旧式直辕犁,一副新做的曲辕犁,就被周大郎他们一行人规规整整捆在了两副竹担子上,新犁上披红绸扎红花,好不喜庆。

    一帮子人抬好犁、列好队就往庄外去了,孩子们兴奋得奔前跑后,把个一早来上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