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_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2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225节 (第6/7页)

,一时不知这犁和平常用的犁有什么不同,也有人下意识就看曾老太爷,指着他知道点什么。

    龙座上的帝王看了一会儿,方笑道:“歙州刺史送来的奏折,众卿也听一听,便知这犁的妙处在哪了。”

    说罢示意身边的内侍读那奏折。

    奏折并不算多长,前边是官员们都熟悉的话术,只是到了后边,便提起了正月十五歙州报捷,十六一早,便有乡民献犁为贺,讲述的正是歙州城大兴庄乡民桑萝献犁之盛况。而后是曾三郎直言自己下田试犁,讲述曲辕犁与直辕犁的不同之处。

    曾刺史文墨是不错的,简简单单百余字便将歙州那一日之盛景写得百官听之犹如亲见,然而这些都不如最后几段桑氏的应答叫人动容。

    每逢下诏,诏书中歌功颂德之语不知凡几,执笔学士文章锦绣更不可能是桑氏能比,然那些都是朝廷的声音,歙州此番呈上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百姓的声音。

    百姓的感激、百姓的愿景、百姓的认可、百姓的赞颂!颂的是民心之向!

    这比再好的锦绣文章意义都不同,更何况这是在今上打下陈朝、天下一统的捷报刚传到歙州这个节点,献上来的又是事关农耕民生的犁,这怎么一样?

    不见殿侧记载帝王举止言行的起居郎听着那奏折已经是两眼放光,奋笔疾书了?

    众臣心里甭管是真信了这是巧合,还是开始琢磨这是歙州刺史早有准备做的一场大秀,心下都清楚,眼下这一出是大善!是对大齐,对当今,对新政权的赞颂和认可!

    奏折念毕,百官齐贺!

    这一日的早朝,却非在太极宫的大殿中举行的,兵士清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