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211节 (第4/8页)
存才好。” 差吏们都知道这是做种块的,上心着呢,一边搬抬一边还问了些要注意的地方。等都搬出去了一过秤,四百八十五斤。 “大嫂,咱们家能换一百四十五斤半的面粉,三百三十九斤半粗粮。” 褚其昌带来的差吏手中一把竹算筹还没摆弄明白呢,沈宁眼珠子一转,已经满眼兴奋把数给报出来了。 褚其昌诧异看她,过一会儿,手底下最善算的差吏把结果也算出来了,冲褚其昌一点头。 褚其昌:“……” 东郡桑氏到底何方神圣啊,他也没听过啊,总归不是大世家,大概和歙州林氏、王氏差不多,但这是不是也太厉害了些?一个十来岁的女娃儿,有这样的内算本事。 褚其昌觉得还是他对淮南道之外的地方了解太少了,也对,他知道的庶族才几个? 刺史大人还念桑氏与他夫人的同乡之谊呢。 沈宁心心念念全是有面粉就有好吃的了,完全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把这位褚大人又给震了一回。 桑萝眼里带笑,侧头与沈宁道:“今晚应了小铁给做米糕吃,你想吃什么咱们明天做。” 沈宁眼睛登时弯了起来,“我帮大嫂一起。” 要不是人多,非要挽着她大嫂手臂腻会儿的,养得是十足的爱娇。 大兴庄里跟沈家一样要了面粉的还有许家,当然,许家就没沈家这么多薯蓣换给衙门了,一连走了好几家褚其昌才知晓,不是大家不舍得换给官府更多薯蓣,而是今年只沈家种出了高产量。 心下乍舌,自觉运道也是好,一撞就撞上了真神。 …… 武定三年腊月的后半个多月,陈大山六人奔波山里,沈烈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