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255节 (第2/7页)
这么快过,连紧张都跑光了,得想个合理的说法才成。 说已经教过了合适吗?好像也不那么好。 没等两人多跑几个念头呢,曾子骞移步出列,挡在了二人身前。 早料着有这一着,他会说桑萝那是根本把这茬给忘了吗? 傻了才那样说。 他侧身对着说话那位京官,上上下下打量:“这位大人料是不大懂得稼穑之事?” 那京官被他问得抽了抽嘴角,心说这满朝文武真种过田的怕是数不出两个,你曾子骞莫非很懂不成? “曾大人说笑了,我们这等出身,谁又敢说很懂稼穑之事呢?” “我料想着您也是不懂,不然说不出这般话来。不过您还真别把我也代表进去,在下虽对稼穑之事不精,地力的变化有一个漫长过程这样的道理还是懂得的。 农为国之本,这可不是做个农具,有设想了做出来了上手一试就见成效。涉及地力,谁人敢儿戏?没有多年的观察根本不敢贸然上报。 依着乡君原本的打算,怎么着也要再观察个一二载才成,若非我召了她丈夫小叔协助下乡购粮,叫她知晓朝廷如今之困境,这堆肥和水旱轮作之法怕是还没这么快面世。 便是如此,乡君也一再告诫,这二法实验的年头还不算长,推行需谨慎为之,当征集当地有经验之老农根据各地气候土质作物不同进行论证实验再行全面推广。” 说到这里,曾子骞侧身朝御座上的皇帝一抱拳:“这份谨慎,正是乡君对圣上、对我大齐负责,怎落到大人您口中,无功倒成过?” 笑吟吟的,却是话里藏锋,在这关头明晃晃在皇帝和百官跟前说他只晓经文,不通治事,蠢才一个还责难那位屡次建功的乡君。 那文官气得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