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1 (第4/4页)
于一时。 不能人家一上门求亲,她这边就忙不迭地答应下来,好像终于逮着个上门求亲的,就不肯撒手了似的,自家女儿不差,总要摆一下谱,矜持一点,也好显示一下“一家有女百家求的”的威风气派,免得女儿将来被夫家小瞧。 所以于氏面对求亲者,颇能把握分寸,虽未答应,却也不会把话说绝了,给人留了一些希望。 那求亲的人家,大多是在派媒人提亲之前,先自个儿试探一下,见于氏这个态度,心中明白,两家联姻还是极有希望的,于氏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为她家女儿是个好的,值得她母亲如此硬气。 大家心知肚明,心中打算等于氏忙完春耕回京后,再试探一番,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能否遣媒人上门正式提亲了。 故于氏也早已经同丈夫商议好,再过几日就回顺阳城的。 不想,今天就得知儿媳怀孕的好消息,于氏惊喜过后,决定带儿媳回顺阳城。 这是她深思熟虑所做的决定,她认为儿媳太年轻,怕她大意照顾不好自己及腹中孩子。 说到这里,于氏不由挑起王巧儿的错处来。 于氏算了下日子,发现王巧儿早在她们来京城时就怀上了,想到那时儿媳忙上忙下地地帮着她张罗进京的事,来到京城后,为了女儿的亲事,更是几乎天天坐着马车来往于夫家和娘家,全没个顾忌处。 于氏想到这里就惊一身汗出来,暗道,幸好自家孙子是个命大的,不然这么折腾法,万一有个好歹,阿弥陀佛,真是不敢想下去。 于氏双手合十念声佛,心里不由暗暗埋怨,儿媳看着也是个聪明灵透的,怎么就这么粗心大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