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造大顺天_第316章 陷入危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6章 陷入危局 (第2/4页)

任,纵使有范志完这样的事情,也不用担心会连累到周延儒,但是今日不同往日,周延儒顿兵城下却毫无作为,已经引起了崇祯的猜忌。

    听完董廷献的分析之后,周延儒心中顿时一凉,他已经产生了跟董廷献相同的判断,那就是这件事处理不好,恐怕他想活着都难!

    原因说复杂也不复杂,只跟崇祯本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若说他周延儒不懂军事,这一点的确无可厚非,他一个文官出身,又一直待在翰林院,哪里来的军务经验?可在政务方面,周延儒也并不是毫无作为,多多少少也做了一些事情,说起来也不算很差。

    真正的问题在于崇祯,他与其他大明朝皇帝不同,大部分皇帝都是治人而不治理俗务,说白了就是想嘉靖这样,将文臣cao纵于鼓掌之间,但是并不会事事亲临,这使得大明朝的政务还能有序地运转下去。

    而崇祯却是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尤其是财政和军事两大领域中,一般的大臣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如果出了问题却又成为了大臣们的责任,周延儒也深刻明白这一点道理,眼下大明朝诸事不顺,皇帝恐怕已经在寻找替罪羊了!

    眼下还有哪个人比他更适合当这只替罪羊?

    没有了。

    从当年的温体仁开始,再到他周延儒,中间也不知任命了多少内阁大臣,多少六部尚书,但是这些人却如同走马灯一般,来去不停,皇帝从来没有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责任,反而将所有事情都怪在了大臣们的头上,他周延儒自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