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节 (第3/7页)
= 苏茵对于外面的风声不太了解,不知道自己露了一回脸便在大院里出名了。 她在顾家空闲时间就看看书,顺便帮吴婶打下手。来京市的时候,她从家里带来了几本高中的课本,不过因为爷爷去世后,三叔三婶一家上门来翻找值钱东西,还扔了她一箱书,如今只余下几本语文和数学课本,多余的笔记和练习册什么的都没了。 握着笔,在纸上奋笔疾书记着知识点,苏茵突然想起什么。 上回买回来的报纸还折在书里,省城日报是每日发行,可征稿活动却是半个月一次。 过去几年大运动盛行,稿费取消,也就临近大运动结束,才渐渐有了恢复的迹象,不过稿费也比十年前少。 省城日报的征稿分为长篇和短篇两种,短篇一般是诗歌体裁,长篇则是文章,短篇征稿一首诗歌一块钱,长篇征稿千字两块五毛钱。 苏茵高中作文写得不错,直接将目标瞄准了这期的长篇征稿,主题是扫盲和文化水平提升,正合她意。 高中毕业的苏茵是村里的扫盲班老师,家里只有她和爷爷两人,大队长额外照顾些,当然也是苏茵学习好,便让她用扫盲换工分,不用下地劳动。 两年的扫盲工作,苏茵对于这方面确实颇有心得体会,在脑海中构思片刻后提笔书写,一个多小时便写下2000字的文章。 按照省城日报的征稿报酬,2000字的文章一经录用,能有五块钱的稿费。 要知道,村里一天一个壮劳动力干满才能拿十个工分,一个工分值一毛五分钱,五块钱已经是巨款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