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开局给秦始皇讲秦国历史_第20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第2/4页)

首诗,对文天祥的大仁大义深感敬服。

    康熙也很佩服,能在国家危难之际做出这样大义凛然的举措,实在是难能可贵。

    【大家也都知道结局,文天祥带领的士兵都是临时组建的,又怎能打的过元军?于是在常州文天祥率领的军队大败,1276年,宋朝投降、文天祥作为使臣与元军议和,因为与敌方主帅争论被拘捕,之后千方百计才逃回小朝廷[6]。此时的宋朝国土锐减,从一个泱泱大国沦为一个小国。】

    【1278年,十一岁的赵昰去世,陆秀夫等人拥戴赵昺为帝[7],这时他才七岁,从76年到78年,同文天祥一起共事的人不是被俘就是战死,在78年文天祥被俘,被俘过程中他一心求死,但忽必烈想要他投降,文天祥便没有死,只是他仍坚持不投降,也在被俘虏期间写下了那篇《过零丁洋》。】

    【就如同孟子所写的文章:生,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8]。也像司马迁所写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9]。文天祥宁死不屈,彰显我华夏民族之气节,陆秀夫及赵昺也是如此。】

    嬴政心想,果然还是赵匡胤一脉有骨气,虽然也曾同外敌和谈,但终究是没有辱没先祖。

    扶苏很是难过,一个才七八岁的孩子,被迫当了末年皇帝,下场注定是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