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屏风临烛扣 (第3/5页)
当然不能让他们二人就这么贸贸然去查账,冯凭原扶着额角,露出些许疲态,道:“州府也有些路途,今日去也太赶了些。更何况,我夜间还邀了十来位茶商详谈。” 张昌荣显然没看明白,这不过是冯凭原随口编织的谎话。他朝宁良玉笑道:“那便同去?” 宁良玉瞧也不瞧他,兀自站了起来,朝小阁老拱手道:“既如此,那下官便在驿站,静候佳音。” 待到人走茶凉,冯凭原依旧坐在厅堂的上座,神色冰冷,蓦然间猛一甩袖,将案台上的茶盏扫落在地。青色的瓷器登时四分五裂,溅了一地的春茶。 官府的驿站离城中有些距离,算不得上佳。这是当初高祖皇帝重新划分州县,命各大官府领库银督办建造的,为的是让百官行节俭之道。然而历经八代帝王。汴京城中,奢靡之风盛行已久。富户商贾着服用料也多有僭越,衣袖宽大,裙摆曳地。或许是今上不记得,又约莫是觉得这帮钦差到了地方,自有人献上金银宝物,再不济,也有些山野佳肴。差遣官们得了实处,住的差些,也就无妨了。总之,这条规矩就这么留了下来,延续至今。 张昌荣是回到驿站,才想明白其中关节的。他觉得自己实在后知后觉,于是赶忙起身从床榻上起来,打算借着这个由头,去寻宁良玉秉烛夜谈。 “宁大人?”张昌荣敲了半天的门,始终没有回应。反倒是隔壁的禁军探出头来,朝他咧嘴一笑,道:“张大人不必再敲,里头没人。侍郎官说此处离老宅不远,就回去了。” “老宅?宁大人是金陵人么?” 那名年轻禁军哈哈一笑,道:“我们武官怎么会知道。”说罢也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