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朱明绣锦_分卷阅读8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1 (第2/4页)

路上的风景名胜,他都了然于心,讲起何事来,都能说上几分,只听得他继续说道:“上次我在临清练兵之时,曾听闻有一位世外高人家中存有古瓦砚一台,我曾多次登门拜访,但那高人的门生都说他出去云游了,不知这次再去拜访,那高人可否会现身。”朱权想到那心仪已久的古瓦砚,心中也是一片欢喜。

    “古瓦砚!可是相传曹孟德筑铜雀台之残瓦所制?听闻那古瓦砚乃砚中极品,贮水数日而不渗。”徐妙锦听闻有如此上品,便也不觉起了兴致。

    “正是此物,相传是北宋景佑四年,时官许州法曹的谢景山赠与欧阳修的,欧阳修得此古砚,如获珍宝,便做诗三首,赠与谢景山以酬答。后世历经战乱,辗转数人之手,那稀世古砚竟现身于临清,我倒不是一定对那古砚志在必得,只是如若有幸观赏一二,也是极其美哉之事。”朱权见她饶有兴致,便兴奋地述说道。

    二人一路游山玩水,倒也是乐得自在,一路上经过的名胜古迹,历史典故,朱权都能娓娓道来,讲起来妙趣横生,谈到深处,亦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点却与受西方辩证思想教育的谢依琳不谋而合,那种死读四书五经,却不去动脑子思考的儒生,谢依琳在这个世界上见到过很多,而对于凡事都要换个角度思考的朱权,她却觉得他倒好像也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人,可能是因为生在皇家,本就没有考取功名的压力,他便天文地理,杂学旁收,故而才会与黄子澄那类人不同吧。二人抒古人之情怀,发思古之幽情,寄情于山水之间,却也是难得的闲适得意之趣。

    过了山东府,便是临近北平地界了,这条应天府通往北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