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  (第3/3页)
功名吃饭了。    可以欠债,但得节制。    杂货铺走一遭,他们先送回去。路上买了旧桌椅、旧板凳。    和谢星珩想象中不同,他以为二手的物品会便宜很多,实际上,在资源匮乏的时候,物品本身的价值会因保存得当,稳稳保价。    他看价格确实少一些,也省工时,挑了刺,压了零头,让人送货上门。    物件到位,可以收拾了。    谢星珩依然让陈冬先等着。    怀孕的人本身就脆弱,陈冬瘦唧唧的,一路逃荒过来,胎气才养两天,cao劳不得。    好不容易在丰州落脚,苦难都熬过来了,孩子要是出了意外,那可真是无妄之灾。    “我们也没别的事干,这些都不着急,早上退房是想省两个房钱,等我回来再慢慢收拾。”    他大哥也不甘心干坐着,谢星珩给他们一捆芦苇,“我没买扫帚,你们实在闲不住的话,就做扫帚吧。”    农家人,多少都有些手艺在。    竹编、编凉席、做扫帚,有的还会做蓑衣。    谢星珩特地挑的可以坐着干的活,让他大哥忙活,陈冬打下手就行。    从前家里都是谢星珩说了算,原身作孽,总是强势瞧不起人,万事不说理由,一声吩咐,哥嫂就得做。    现在也是听谢星珩安排,他们夫夫俩却感觉很不同。    两人没读过书,这次逃难是第一次出枫江县,见识少,词汇量也少,想不出词来形容,就感觉谢星珩变好了。    谢根说:“应该是这次遭灾,他长大了。”    谢星珩今年十九岁。    他安排好,再次跟来喜出门,进行二轮采办,不知道家里人的感慨。    来喜跟着他来去匆匆。谢星珩不是单纯采购,一并做了市场调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