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1/3页)
既如此,便让我那师兄,不日去登一登文府的门,还望大师能领上一程。 阿弥陀佛,善也。那老僧倒是没有过多犹豫,应承了下来。 韩嘉彦合掌行礼,随即下得桥来,翟丹跟了上来,满腹疑惑。他还未问出心中疑问,就听韩嘉彦道: 你去叫上阿青,撤了吧,这文府不需要再这般日夜勘察了。我与你们分道走,一会儿于铺子碰头,有什么话等到了铺子细说。 是,师叔。翟丹拱手应道。 第二十五章 文煌真午间散了学,用过午食,喜好携一卷书,向东行至繁台,赏景慢读,打发时辰。近来寒冬渐去,春意悄然而至,万物复苏显生机,他更愿意往户外而去。 这繁台原是一座长约百米自然形成的宽阔高台,相传是春秋时的师旷吹乐之所,
西汉梁孝王之时增筑,尝按歌阅乐于此,当时因名曰吹台。其后有繁(二声)氏居于其侧,里人乃以姓呼之,时代绵寝,虽官吏亦从俗焉。 时节尚早,繁台的桃李花木皆尚躲在芽孢中,只有春梅正临寒绽放。文煌真很喜欢梅,红的、黄的、白的,一团团簇着,可爱至极。 但今日他瞧见了比梅更可爱的人,那是个女子,一身鹅黄襦裙,戴着维帽,有侍女陪伴在侧。她莲步款款,似有心事一般徘徊于梅林之间。走了一阵,那女子想要感受梅香,于是摘去了碍事的维帽,凑近花瓣细嗅。 文煌真看清了她的面容,聘婷秀雅,娇而不媚。 只是不知为何,她眉眼间似郁了一层忧愁,虽是出来赏景,却总也难以展颜开怀似的。走了许久,还是幽幽然叹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