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双璧》作者:九月流火 第160节 (第3/12页)
年?后?,我垂帘听?政,二圣临朝,果然麟德三年?便爆发大?旱,米价涨至四百钱一斗。你是想说,因为女人执政,才能不足治国,德行不合礼法?,故上天降下示警,米价连年?腾踊吗?” “非也。”李华章说,“米粮四百钱一斗是最高价,且是因为关中先水,后?旱蝗,继以疾疫,后?来逐渐回落。米价之所以能降,不至于被商贾哄抬大?发国难财,乃是因为常平署的介入。常平署乃高宗首创,平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购米粮,粮食短缺时再低于市价出售,甚至一度用谷物?换回钱币,以调控物?价,因此高宗时米价虽比贞观朝昂贵,但尚且维持在大?多数百姓吃得?起的范畴,幸未铸成大?祸。那时您已?经听?政,政事无论大?小皆出中宫,这些举措想必您比我更清楚,说不定您便是制定者之一。二圣临朝后?米价贵,大?多数是因为连年?歉收,说牝鸡司晨乃祸国之兆的乃是酸腐无能,那些男人无力?改变现状,便将祸端都推到女人身上。东都这些年?我作为一个百姓,亲眼看着米价起起伏伏,但总体?归于平稳,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后?来我入仕为官,才知道一个政策能维持得?这样平稳精微,需要耗费多少心?血。我并非奉承,但发自真心?承认,您已?经做到最好,换另一个皇帝,未必比得?上现在。但这些年?米价连年?上涨乃是现实,您可曾想过原因?” 太?上皇相信李华章不是奉承,他若是会说奉承话的人,现在才来拍她的马屁也太?晚了。太?上皇自从被夺权后?,鲜少再谈论国家大?事了,今日她久违起了兴致,长叹一声,道:“天公不作美,连年?非旱即涝,人能有什么办法??” 李华章刚才提及常平署时口吻称赞,如今又十分严厉挑剔,说道:“大?唐国土如此广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