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16节 (第2/7页)
夏生活了几十年, 经历了隋唐的变革,学习了大量先进知识。 他们回到倭国后,于公元645年推动了大化改新, 倭国全面学习唐朝先进经验,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社会, 并正式改名“日本国”。 “日本”从此诞生。 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是倭国历史中最重要的两次社会变革。李玄霸虽然没有关注过世界历史, 但“遣唐使”和“留学生”促进了倭国的进步是唐太宗的“黑点”之一,李玄霸自然会深入了解“大化改新”的事。 抛开职业素养,李玄霸当然不认为是唐太宗“资敌”。 首先,后人不能因为未来发生的事,去指责先人没有未卜先知。 倭国当大唐的狗时, 与现在当老美的狗一样乖巧。唐太宗对乖巧的外夷都很和善。 再者,推动大化改新的倭国进步人士大多是大隋大业三年就来到华夏的资深留学生。 说得更远一些, 倭国在汉朝时就与华夏王朝有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一个强大的国家,肯定会有周边国家来“取经”。 强大就一定会开放包容其他国家其他文化,不会闭关锁国不允许其他国家的人来交流。而只要交流, 先进的文化就肯定会传播出去。 当时大唐文化辐射很广, 不仅是倭国受益。唐太宗在输出大唐先进文化和制度时, 也派留学生去周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制糖技术就是唐太宗派官方使团去学的。 事实上, 初唐和盛唐时期,大唐最爱给留学生教导先进文化和经验,输出文化;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