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捕快那些年_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122节 (第2/8页)

,唯独大理寺、都察院管不到,可是若真想管,自然找别地由头,将真实目的掩盖于表面文章之下。今日,卫保国来撤案,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对过程进行‘监督’,从而干涉我们的正常办案。”

    牛大富问,“我们按规矩来就是,谅他们也查不出什么来。”

    赵行道:“要一切都按规矩来,我们六扇门恐怕整日陷入文山会海,哪里还能做事?他们要真想查,总能挑出什么毛病来,所以杨大人得小心应对。”

    虽说只是过程督导,不干涉衙门正常办公,但真执行起来,这些人分散于各司,各司其职,有些是调阅规章制度健全情况,有些是看防火防盗演练资料,他们来找事,就不可能找不出事来,果然,用不了两个时辰,就挑了十几个纰漏,比如卷宗装订不规范、印章使用不健全等等。

    这些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往小里说,那是内控不健全,存在疏忽,往大里说,上纲上线,无事朝廷法度,蔑视朝廷律法,严重渎职。

    查到问题,就可以当做筹码,来向六扇门施压了。

    虽然说太子是总捕头,但他在公署办公的时间并不多,平日里还是杨得水来主持常务工作,若真有问题,朝廷的板子也不会打在太子身上,但杨得水怕没那么轻松了。

    进入督导问话环节,杨得水让范、赵二人进公署相陪,以防应对不善。一进屋,亲自给杜进良,还有一位同行的薛御史泡茶,薛御史看了看茶,“茶汤赤红,看上去不错啊。”

    杨得水道:“这是今年新出的鹤顶红,请两位大人品鉴。”

    “鹤顶红?”

    杨得水过于紧张,一时口误,连拍了一下脑袋,“您瞧我这张嘴,这是今年刚上的大红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