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起居录(重生)_分卷阅读8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6 (第4/5页)

中央,立着一尊高大、厚重的青铜丹鼎,流水似的白烟从上方的鼎口涌动,又沿着鼎壁倾泻而下。



    

  大燕朝的帝君就盘膝坐在铜鼎前方的蒲团上,微微合着眼,面上的神色在垂落的轻纱遮掩下难以窥视和揣摩。



    

  谢守拙微微屏息。



    

  引路的宫人像忽然出现时一样悄然地退了下去。



    

  他伏下身去,感受到庆和帝的平和而淡漠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数代以来,燕朝君王对佛道的态度一向亲而不狎,皇帝本人表现出对宗教的信仰,是从世宗天授皇帝开始的。



    

  庆和帝年轻时也曾态度淡薄。



    

  但自从庆和七年,羌人险些再度叩关而入之后,皇帝就开始逐渐地亲信起道士来。



    

  这种亲近,在庆和十八年之后变得尤为鲜明。



    

  十八年秋,皇帝不顾中书令的一力劝阻,征发民夫十万,在宫内筑百尺高台,亲为拟名“升龙”,又于台上起大殿,为日常听经、悟道之所,其形制之轩伟富丽,直逼皇宫主殿太极殿。



    

  ——当时的中书令,还是谢守拙的祖父谢正英在位。



    

  谢正英致仕之后,中书令之位就此空悬。



    

  庆和十三年,谢守拙连夺壶州小三元,九月北上千里,拜入还真观观主、北地道门大能度玄上师门下。



    

  庆和十八年,谢正英劝阻皇帝不成之后,亲自到还真观中见了谢守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