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 (第2/4页)
,留下的这两个字,表明凶手对他所做的事情已经建立了初步的价值认识,他不会再认为他是在杀人,而会转移到他所建立的认识或者信仰之上,并且会随着犯案建立起越来越深厚的使命感。 从三件案子展现出来的情况来看,这个人思维缜密,行动果断,生活成长的环境极有规矩,对同性恋群体怀着很大的仇恨,第一起案件发生时,我也有推测过是情杀,因为情变而引起的仇恨,导致心理扭曲作下连环杀人案。 但是这一次案子让我改变了想法,清除这两个字表明凶手的使命感来自于否定同性恋群体的存在,能够让他产生这种使命的契机,要么来自于他身边亲近的人,比如父亲,母亲身为同性恋者并对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促使衍生出仇恨与否定。要么是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同性恋,但是因为环境因素并不能表现,亦或是曾经表露过却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打击也应该来自于最亲近的人。 从分尸这一点上来看,凶手的恨意不是普通的大,并且不是针对单一个人,而三起案件的受害者都是学生,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不可能给凶手造成伤害或者阴影的。我更倾向于凶手本人就是同性恋这个推测。” “本身是同性恋,然后又憎恶着同性恋?” “是的,目前我能给出的侧写就是这样。凶手的年纪在25到45之间,高大有力,鉴于犯案第一现场需要的场地问题,凶手应该颇有财力,也许是很有财力,长相较好,具有一定的魅力,本身是同性恋但是并不会表露出来,应该有女朋友或者妻子,实际上同性恋的身份是他极力掩饰的。但是控制不住生理与心理需求,在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