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4节 (第2/6页)
先生们可谓用心良苦。 这里的女孩子,大抵对辩论这种形式很陌生。 梅先生和周先生,先把学生们分成两组,抓阄决定是正方还是反方。 很不巧的是,珍卿分到了正方,观点是“上学戴首饰系个人自由,校方无权干涉”。 然后一遍遍地跟大家说,辩论是一种怎样的说话形式,教大家如何进行辩论。 然后,由梅先生宣布一声,两方对阵的辩论会就开始了。 正方就是珍卿这一方,也不分什么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大家就你说两句,我说两句,谁想说就站起来说。 正方说: 戴首饰未必全为炫耀、卖弄,很多首饰都有祈福、保平安的用途,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牵挂和爱护。 校方强令禁止戴首饰,不但不符民俗民风,恐还会引起家庭不安…… 反方的理由,那就更充分了: 戴首饰进学校,容易引起盲目攀比,败坏学风,也容易发生昨天那种事件,闹得人相猜忌。这种偷窃事件,查起来很难查,闹起来却波及很大,也对校风学风无益…… 最活跃的那几人——包括珍卿认识的张翠翠、潘玉美,言来语去,越说越兴奋,越说越觉得自己有理理。 但有更多的女孩子,却安于沉默,看着大家辩得热火朝天,争得面红耳赤,自己却像个旁观者一样。 这也难怪,这时的女孩子在家,多没有发言权,从来不习惯在人前表达观点。 渐渐地,好像也没什么观点,只知道听话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