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老友记_分卷阅读7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2 (第2/4页)

了村里的日常活动场所了。

    会议上的内容也不麻烦,没那套正儿八经官话, 讲的都是朴实又接地气。先是肯定了秋收那会儿的成绩, 又是感谢了在办事员来的时候大家的挺身而出团结互助。不过在说这个时候很好地把握住了尺度, 既表达了他的谢意,也不会让他们产生自己因这感谢此后就要受制于人的想法, 毕竟他是整个村的村长和大队长,威信和底线不能被挑战突破。

    不得不说,在应对下坎山的村民, 周大平的说话水平和办事能力都是直线上升的。如果他一开始不是局限在这片小小天地,没准还能有更大的成就。

    眼界环境和阅历基本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让他管理一个村子,可以,妥妥的。再扩大一点, 这个就有难度了。

    说完这件事后才说了这个会议的重点,那就是接下来渐少水稻的种植增加番薯玉米这些耐旱作物。

    这个提议不是顾一辉对他说的,而是老村长, 也是周大平他爹说的。老村长年纪很大了, 但人还精神不糊涂, 从前也经历过旱灾, 知道旱灾来了, 对地里收成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今年开春以来就没有下过雨,要不是因为下坎山村小溪水潭多,夕阳河水量也大,今年是绝对收不了那么多粮食的。

    因此,在几个老人家们常待着的大树下纳凉时,顾一辉过来若有似无地感叹这天气越来越热了,小溪干涸了不说,村里那个地理位置极好的大鱼塘水位都下降了一大半时,这一群老人家立马想起了从前经历过的旱灾。

    那个时候还没建国,下坎山村依旧是个偏僻无人问津自力更生的村子,旱灾来的时候,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