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第二车间的辉煌 (第3/4页)
不敢再继续申辩,心中开始憎恨王经理,从哪儿找来的这帮疯子?干活不要命,这不是明显让别人难堪吗! 王经理受到老板的表扬,忘乎所以,竟主动要求上台演讲,分享成功经验:“产量上不去,是管理人员的问题。第二车间有二十个人,我每天奖励前四名干活最快的,惩罚四名干活最慢的,这一项措施就能让他们争先恐后。” “那太残酷了!”有人提出。 “不用奖励太多,就五块钱,惩罚也是五块,嘿嘿,他们都是成年人,被惩罚脸面挂不住,钱是小事,主要丢不起人。” 其他管理人员纷纷摇头,表示这样做不人道。 老板张占豪开始苦口婆心的给众人讲增加产量的重要意义:“大家要改变思路,现在是薄利多销的时代,春江服饰原来跟咱们纤绮公司规模差不多,但是这两年他们高速发展,日产量达到上万件,把我们远远的甩在后面。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 听了半天,大家也没理解增加产量的意义,只是感觉到,如果每个人都拼命的工作,老板今年会大赚特赚。 散会后,李岩思考着怎样能让分公司提高产量,前提是不增加劳动强度。 分公司的质检员于娜娜曾经提过建议,上两套流水线设备,科学的传送方法,能给员工节约大量时间。 发小大伟有极强的创造能力,李岩决定找他帮忙,自己设计流水线设备。 晚上下班,李岩买了酒菜去汽车修理店找大伟。 大伟刚忙完手头的工作,看到李岩来了,忍不住笑道:“岩子,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又买酒又买菜的,直说吧,是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