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第2/3页)
不面对的问题。 一代名将赵充国首创屯垦之法,汉军推到哪里,田就种到哪里。 羌人有饭吃,皆附汉军。 汉末大乱,中土十室九空,魏武挥鞭而起,但面对是一个“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废墟。 魏武采纳枣祗、韩浩之策,颁发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世之良式也。 不数年,仓禀皆满。 司马懿当年能在雍凉坐稳,也是广开屯田,兴修水利,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汧洛溉舄卤之地三千余顷。 青龙三年,关东饥馑,司马懿调运五百万斛粟输京师洛阳,天下称颂。 古代王朝的最大问题是能不能吃饱饭。 “选其精壮为军,其余人等编入屯垦,所有屯垦之青壮,设农营,以军法管束,忙时为农,闲时教习战阵之法,所得六成归公,四成归私。”杨峥说出自己酝酿多时的构想。 “四成是不是太多了?南安、天水等地的屯垦,八成归公,两成归私。”周煜提醒道。 这时代的屯农与奴隶差不多。 有些地方甚至九一分成。 不过陇西的情况跟中原不一样,不给羌人点甜头,羌人如何肯卖命? “不多,让他们吃饱,才能安彼之心为我们所用!”杨峥解释道。 “然河西羌部有些擅畜牧,不擅耕田。”周煜思考问题比较周全。 “那就再设牧营,与农营一样,军法管束,老营的兄弟全部分散出去,管理羌营、賨营、农营、牧营!” 蜀军虽然只折损了两千多人,但虎步营精锐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 有费祎蒋琬董允在,未来几年,魏蜀应该掀不起大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