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17章 入国子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入国子监 (第2/6页)

嗣昌诉苦了一下。

    杨嗣昌倒也有担当,表示只要沈树人做事不出错,就不会让朱大典陷害他。

    他这么说倒也不是给沈树人面子,而是要确保自己的威望。如果帮他跑腿做事的人,随便其他朝臣欺负,那以后谁还一心一意给他卖力?

    历史上,杨嗣昌跟朱大典关系其实也确实不好,虽然朱大典不管杨嗣昌的后勤,可也多次迟滞拖延了安庐防区的军需。

    后来,杨嗣昌在安庐防区的心腹史可法,因为家里长辈过世、服丧停职。

    等史可法服丧回来之后,杨嗣昌就动用了自己的能量,让史可法升了一级、顶替朱大典的漕运总督之位,同时也兼顾筹措江北四镇明军的军需后勤。

    沈树人前世读史倒是没那么细,也不知道其中关窍。

    这次他纯粹是运气好,踩中了这个风口,跟史可法一样,成了杨、朱矛盾中的受益者。

    ……

    沈树人在合肥前后仅仅盘桓了两天,就又急匆匆赶回南京。

    临走的时候,杨嗣昌太忙,也没再见他。

    倒是史可法礼贤下士,请他喝了一顿践行酒,并让总兵黄得功作陪。

    因为沈树人这次来合肥的理由,没法拿到台面上说。所以他杀贼立功的那份小功劳,对外宣传时也处理成了左子雄负责作战、史可法负责运筹,等将来再找别的借口奖励沈树人。

    为了统一口径,杨嗣昌把史可法叫去,稍微吩咐了几句,但没解释原因。就是这几句“对口供”,让史可法愈发觉得沈树人是杨阁老的秘密心腹。

    而且深入接触之后,史可法也发现这个少年确实有想法、有才干,还懂点谋略,两人也算彻底混了脸熟。

    合肥回南京的水路,是顺流而下,速度比来时快得多,三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