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 (第3/9页)
都能大旱,以至于苏州从外面买粮都受到了影响,也算是邪门到头了。 好在江南早就普及了双季稻,浙江今年春天还算雨水充足,所以夏粮是收下来了,眼下的干旱只会导致后续秋粮绝收。 一年两季收成能保住一季,还不至于饿死太多人。 但北方那些只能种一季的省份,遇到同等级别的旱情,绝对会赤地千里,难怪张献忠随便一扯旗,又裹挟了那么多人。 沈树人长叹一声,放下车帘,也没心情继续逛了,吩咐沈福直接驱车去目的地。 沈福刚来不久,对少爷的脾气还不太了解。但他善于察言观色,便悄悄递了个台阶: “少爷若是觉得不忍,我安排人给码头上的饥民散些铜钱,或是明日着人来舍粥。” “不必,这种地方人太多,而且流窜频繁,会出乱子的。我宁可回去和父亲说,提高码头力工的计件工钱。但限制每天的工量,多用几个人便是。” 沈树人毕竟接受过系统的公共管理教育,知道直接撒钱肯定会引起升米恩斗米仇,而且管理成本太高。 沈福听了,内心颇为佩服,连忙表示一切按吩咐办。 马车很快就到了郑家商号所在的那条街。位于镇子东北角、浏河与长江交汇处,也是刘家港最热闹的所在。 浏河是苏州地界上一条重要的河流,连接了太湖和长江。吴县、昆山和太仓三处州县,也都是沿着浏河分布的。刘家港这个地名,也因位于浏河入江口而得名。 临近郑家商号,沈树人一路掀着车帘随意观望,不经意又看到一些奇怪现象,便随口问仆人: “沈福,此处已是港口最繁忙的所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