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乡试揭晓 (第5/7页)
来,大明的海贸版图就已经划分得很清晰了,长江口以北归沈家,长江口以南归郑家,互相不捞过界,井水不犯河水。 不过现在么,郑森已经被沈树人劝诱,还弄到了南京做人质。恩威并施之下,要求郑家允许沈家的少量海船去南方探险,想来郑芝龙也不敢拒绝。大不了沈家也给点船旗银子,让郑芝龙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算算航程,就算一切顺利,去印度寻找新物种,至少也要大半年才能回程,去非洲的话至少一年多,欧美可能要两三年。 沈树人列好计划之后,一方面给父亲写信买新船、调水手,一边就跟郑森商量。 郑森如今也是热血少年,知道这种事情利国利民,便全力借用家族资源帮沈树人一起弄。 反正郑家也不亏,新物种弄到手之后他们自己也能繁殖的。 ……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有些事情虽然见效慢,但不开始就永远不会有结果。 安排完物种引进这步闲棋后,农业方面的创新,暂时也就没什么可做的了。剩下这点时间,沈树人把目光重新投回手工业方面。 炼钢造炮不会,那就从手头资源、人才最充足的领域做起。 沈树人手头目前也没有别人可用,就一个董小宛,是开绣庄出身的,闲着也是闲着,沈树人就把目光盯到了纺织业上。 明末小冰期,气候比正常环境更寒冷一点,穷苦百姓的纺织品肯定也是不够穿的,不存在产能过剩。如果能提高一点生产效率、解放出劳动力,就能让更多人手去打仗和种田。 当然,沈树人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