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 (第7/8页)

为外人所知。

    又过了几天之后,崇祯悄咪咪下了一道旨意,假装跟之前任何臣子的劝谏都没关系、完全是皇帝自己想到的。

    旨意的前因后果,无非是这样的:

    皇帝说自己被祖宗托梦,说凤阳祖陵被毁已有五年,列祖列宗魂魄不得安稳。他愧为人子孙,觉得五年前下的那道关于祖陵问题的罪己诏还不够透彻,所以追加了一些盟誓。

    崇祯在太庙对列祖列宗盟誓:

    凡诛杀张献忠者,若自始为明臣,可封公爵。

    若曾从贼者、后来反正,亦可封侯。

    此誓对除张献忠亲子之外,天下一切人有效。(张献忠目前也没亲生儿子)

    也就是说,哪怕是李自成杀了张献忠拿人头来献,也能封侯。

    崇祯到这一步也是彻底想通了:赦免李自成有什么好怕的?他真要是杀了张献忠,好歹也是把流贼势力削弱了一半,赦免就赦免了呗。

    大不了李自成要是真的再有狼子野心,下次再作乱时再讨伐他好了。不管怎么说能拿到这赏赐,张献忠已经先死了,流贼也分化内斗了,朝廷又不亏,何必吝惜赏格呢。

    做皇帝不能太刻薄寡恩。

    当然,崇祯还是有点忸怩,在太庙盟誓的最后加了一句:

    若是将来张逆已经兵败陷入绝境被围,其麾下贼子因势穷才临时起意、杀主来投。那就不能封侯,只能免除前罪、保证绝不追究。wap.

    这也是崇祯最后的遮羞布,防止流贼“能抵抗就抵抗,到最后实在抵抗不了再杀主投降”刷功劳骗取侯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