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第2/3页)
不是为了玩耍,也不是为了熟悉重庆市的街道,而是为了第二篇特稿写作的需要。 第二篇故事比第一篇更有可读性,杨舒力寄望更高,在选择故事背景时,他选择了重庆市,以加强故事的真实性。 他设想这两个家庭住在重庆市的某处,其生活环境是新城区还是老城区,孩子的定点学校是什么样。 甚至重庆市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他也去看了看,了解生产流程,虽然中心医院的大楼是新修的,跟故事发生的年代已经不一样。 不过,这样做有一定风险,如果有人闲得没事干,非要追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那就穿帮了。 通常情况下没人做这事,就怕万一。 杨舒力也考虑把故事背景放在离重庆市最近的一个城市,但那样的话,街道和学校的名称都要变化。 怎么办才好呢?杨舒力没有最后决定,稿子还没写完,等写完后决定吧。 这个故事很丰满,一连写了好几天,估计最后得有6千字,字数稍多,不超过5千字最好,先不管了,等写完后再精简吧。 星期四中午,杨舒力像往常一样,吃完饭后回到教室,铺开稿子写起来。 由于在教室最后一排,谁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同桌的刘智乾目光多次向杨舒力的稿子斜射过来,杨舒力对此也没办法。 自从上次黎老师在课堂上读了杨舒力的作文,刘智乾有时会找他聊几句,都很简短,都与文学文章有关,比如刘智乾会突然问道:“你喜不喜欢汪曾祺的文笔?” 杨舒力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刘智乾喜欢语文,数学比较差,期中考试两人的数学成绩差不多,刘智乾高一点,不过期中考试后杨舒力经过自习,数学已经渐渐赶上来。 刘智乾虽然喜欢语文,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