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第2/3页)
报纸一网打尽。 这种地区报纸,只要不在同地域撞车就没事,特稿编辑也希望找到一个写得好的、能够不断提供作品的作者。 由于邮件多,邮局的女工作人员打量他好几眼,显然,这样cao作的人还没有在这个邮局出现过。 据说目前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能写特稿的不超过10人,杨舒力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小小的财富密码。 对于收款和邮寄样报地址,杨舒力有些为难,留家里的地址不大合适,杨升元和秦华玉收到一堆样报和汇款单,肯定会对他“严刑拷打”,交代来龙去脉,这门“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想了很久,还是留重庆一中的地址,样报和汇款单都送到校门口的传达室,传达室的老陈很认真,汇款单都写在小黑板上,领汇款单还要签字,样报自己经常去看就行了,传达室的杂志报纸还是挺多的,各个班级都有。 先就这样吧,万一汇款单太多,可能还得转移阵地,不然一个高二学生,凭什么收那么多汇款单? 下一篇特稿已经想好,写两个男孩,出生时在妇产科,因为工作疏忽,被交换了父母,两家虽然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但距离较远,平时没有交集。 巧的是两个男孩成绩很好,中学时都进了同一所重点学校,更巧的是他们分到了同一个班级,还成为好朋友。 有一天一个男生到另一个男生家拿体育用品,在屋里待了一会,这家的奶奶一直盯着他看,还问了几个问题。 奶奶把她的疑虑讲给儿子听,于是,其中一个家庭的父亲开始跟踪另一个家庭的孩子,希望了解到一些信息。 高潮来了,跟踪另一个孩子——其实是自己亲生儿子的父亲,在跟踪过程中和另一个父亲碰面了。 碰面的那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