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六零:带着医药系统报效祖国_第16章 供销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供销社 (第2/4页)

台里面是几口大缸和瓮,是盛酱油和醋以及白酒等,调味品和糖果饼干等副食品也都在这里;还有文具用品如铅笔,墨水,小人书等;其中还有一个是五金农具柜台,农药,锄头,铁锹等都能在这里找到。

    右边柜台是布匹,衣物和鞋子。这边人比较少,毕竟这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一年平均也就六七尺,根本不够用,来置办衣物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柜台旁边还留了一个豁口,安着一个小木门,上面也有木板盖,是供售货员出入的。

    陆文希父女俩的供销社之旅没有遇到年代文中常出现的极品售货员,虽然态度不是很好,有点爱搭不理的,神色隐隐有些高傲。但起码不会张口闭口的说乡下人或者土包子。

    陆老三一个大男人没怎么买过布料,不知道像陆文希这般大的孩子要买多少布才够做一套衣服,最后还是在售货机的帮助下才买好了布料。

    柜台的售货员给顾客量好布,把布票、钱票连通小票、三联单夹在铁夹子上,通过头顶铁丝,“刷”地一声,使劲推给收银员。收银员核实数量、收银、收布票、盖章,将找回的零钱和零星布票、小票夹好后再通过铁丝发送给柜台。柜台的营业员再把找回的钱和布票连同卷好的布送到顾客手里。

    考虑到陆文斌快开学了,两人又到另一个柜台买了点铅笔和本本,最后还买了些饼干和糖果。生活用品像水杯牙刷这些上次就买好了,这次就没再买。

    这一趟供销社之旅真是花了不少钱和票,虽然这时候钱的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