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6 (第2/4页)
自从江俊“死”后,无烟大受打击,在将军府中也待不下去,便找了江老将军说明去意。老将军看见无烟,还有这小厮的名字——就会想起江俊,想起这孩子小时候的壮志。 睹物思人、见人思逝。 难得的,老将军拿出了无烟的卖身契,同意他离开江家。 无烟聪明,且跟在江俊身边懂了些皮毛功夫,辗转中加入了义军。 若江俊没记错,无烟便是经过了阔野一役后,成功被琅琊寨认可,更一战在北地义军中打响了声名,为日后成为名将——展现了非凡的胆气。 从原书上看,阔野之战算是书中大小战役里较为重要的一役,此战戎狄虽未胜,但琅琊寨和北地的大部分义军却元气大伤。 此后戎狄卷土重来的时候,义军无法阻拦,直接导致大戎南下,连下数座城池,直接威胁建邺、和阳河渡口! 朝廷危在旦夕,凌承却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个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的昏君。 祸到临头,还在猜忌弄权,对军功之臣猜疑、不敢给他们虎符和阵前决断之权,导致延误战机,险些丢了江山社稷。 在原书中,之所以锦朝能够保全,全是因为北地的恭王—— 那恭王虽在羽城中被皇帝软禁监视,但他却在将自己的私兵混在义军之中,借义军起义招兵买马,囤积自己的实力。 后来戎狄南下、凌承多行不义,恭王才无奈起兵。 虽然他是书中的头号大反派,谋朝篡位、不得善终。但江俊总觉得他不像是反派,倒像个想要收拾旧山河却被人设计的末路英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