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母子_第一百九十三章 顺心、不顺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顺心、不顺心 (第2/4页)


    西日阿洪说得没错,棉花必须卖掉,总比窝在手中烂掉得好。

    毕竟还有三万九千两收入的。

    “妈的!小三万两就没了!”价格的落差使得帕卓又锤了下桌子。

    “王爷,咱们要是按照每斤七文钱算,应该有四万七千多两的进账,所以也就损失了八千两,没有那么多。”西日阿洪小心地安慰道。

    帕卓是按照每斤十文钱算的,六百八十万斤棉花就该进账六万八千两。

    所以西日阿洪的安慰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提醒了他不守承诺带来的损失。

    现在,不但亏了钱,还亏了信用。明年人家还收不收棉花都是未知。

    要说最顺心的,那就只有楚清了。

    她一回到吉州,宋夫人就给摆了接风宴。兴汤县知县徐光泽自然也在场。

    这是宋廷山的意思,宋廷山已经让全州城的有闲人口都知道了招工的消息,各县都积极配合,提供专门的地方让纺织培训进行起来。

    如今,在州衙的挑头下,各县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轧花赛”、“弹棉赛”、“纺纱赛”,还有“织布赛”,以比赛的形式促进“大生产”。

    而羊毛纺织,是与兴汤县相邻的槐安县的尤知县找到徐光泽,分到了四成的加工份额。

    “唉,不分不行,咱们县织不完那老些羊毛。纺毛线,男人们还能上手,说起编织,能干的不多,全靠妇人的话,人手又不够,就分出去了。”徐光泽补充道。

    “槐安县的尤知县也不是外人,你家小宝跟他家儿子都在州学读书呢。”徐光泽又说。

    尤知县的儿子?那个跟小宝不咋对付的尤正航吗?楚清想起来了。那孩子是挺聪明的,也挺有傲气。

    “好啊,咱们羊毛看似没有棉花多,但是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