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七十八章 艰难的谈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艰难的谈判。 (第3/5页)

者的收益主要在于后续的分红。

    比如立普妥,辉瑞一共为它申请了五项专利,其中US4681893的单项价值就高达百亿美刀,但它研发团队在辉瑞的占股甚至连0.1%都不到。

    又比如拉里佩奇的PageRank专利,他还是咕鸽创始人呢,专利的实际价值逼近50亿美刀,但整个技术在入股时不过占了百分之一点几罢了。”

    说着说着,郑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道:

    “徐博士,如果你单独要出售这个技术,那么没啥好说的,别说一两千万,四五千万我们也出得起。

    但如果你想以它技术入股,那么就得用股权的角度来讨论了。

    这事儿换到其他机构也是一样,甚至比例可能会压缩到个位数。

    这和压价或者黑心没关系,模式不同罢了。”

    徐云依旧抿着嘴,表情严肃。

    郑祖说的话其实很有道理,徐云在过去几天也曾经找人了解过投资的一些情况。

    一般情况下,技术入股的比例都在20%-30%,而且大多都不是知识产权,很容易被一脚踢开。

    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普遍要更低一些,10%-15%左右。

    因此郑祖所说的比市价要高,倒也确实没有在骗徐云。

    除非你能像雷总那样,在大米成立的时候身家就有几十亿,做过金山的CEO、投资过凡客和猎豹,这样才能占比40%。

    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