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我们也曾辉煌过 (第1/8页)
261 当这些穿越时空而来的二十八纳米生产线,被一辆辆卡车运送到工厂的时候,工厂里的工程师们一个个双目充血的盯着那些设备。 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国家的半导体事业。 只可惜,虽然他们这些人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不但没有跟国际先进水平拉近距离,反而随着近十几年的无作为,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回想当年,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如果说国内的整个半导体产业,那么跟国际上的差距着实是有些距离。 可如果单单把芯片制造业拉出来举例,八十年代初期国内跟国际先进水平最多也就相差五到八年而已。 如果那个时候,有充足的资金,有充足的研发人员。 并且研发环境不受到任何干扰,尤其是不被那些所谓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概念所影响。 如果一直坚持下来,虽然不敢说能反超大洋彼岸的芯片制造业,至少双方的差距不会像现在这样犹如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当年,无论是三星还是台积电,那还都是小弟级别的存在。 当年,大洋彼岸的成功研发出来一款新型的芯片,在当时震动了整个世界。 那时候,全世界的半导体产业都眼红这枚芯片。 确切的说,当时还没有芯片这个称呼,而是被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 把一堆的电路集成在一枚小小的芯片之中,这可是人类历史上最精密的工艺结晶。 全球各国为了仿制这枚芯片,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