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潇洒撤军篇 (第2/7页)
一天?他一跃而起,准备搞次隆重的受降仪式,令自己亲兵穿上正式衣服,打开大门。可旁边的赵璲轻轻说了一句“受降如受敌,怎可松易相信”赵匡胤顿悟,是啊!哪有半夜说来投降的?太奇怪了!他派出使者,得到了虽心中有数但依然让人沮丧的消息:这是北汉人使的一小计,想趁夜搞突袭。 太原人不但顽强如坚石,还会玩计了,有进步。而赵匡胤要退步,他要撤退了。 一个人的死提醒了他。死者魏仁浦,当年后周三大宰相之末,他的亲家,老朋友。 闰5月上旬,魏仁浦死在了团柏谷附近的梁侯驿。他本就不赞同这次出征。出征前的汴梁一次酒会上,赵匡胤突然微笑道“亲家,你为什么不劝我一杯呢”魏仁浦举杯移前,到了跟前,赵匡胤没改国家大事于酒中办的习惯,一饮而尽,轻轻对魏说“我想拿太原做开酒菜,如何”魏摇头“欲速而不达,望陛下三思” 之后,赵匡胤三思后仍选择了亲征北汉,魏仁浦随军出征,却是半路就突然染病,此后一直留在驿站养病。太原城久攻不下,魏仁浦病也日重一日,最后病死异乡。 魏仁浦死了,他的话又重新回荡在赵匡胤耳边“欲速而不达”皇帝重新开始审视自己这次亲征:也许真是自己太急了,可跟中原斗了十多年的刘承钧死去、太原第一大臣郭无为愿为自己所用、北汉皇帝换的比换衣服还快。这些不都是绝好机会吗?而北汉被分化削弱打压了十多年,还没到瓜熟蒂落之时吗? 继续强攻,应有机会拿下太原,但代价太大了,一座太原城得用多少白骨去换?刚刚禁军另一高级将领李怀忠在攻城时就差点被射死。而其它形势也已变坏,先锋来到太原城下已4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