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新政解析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新政解析篇 (第6/7页)

  这是多好的形势啊!于是欧阳修强烈要求抓住形势,把新政的第一要旨“择人”上纲上线,达到一完美的理想程度,即“进贤退不肖”把君子们都提上来、把小人们都赶下去,只有这样,大宋才能焕然一新。

    奏章送上去了,欧阳修坐等好消息。他坚信8人内阁必将全票通过他的提议,就算唯一那一票贾昌朝会反对,也没什么大不了。单只平级的范仲淹就足以压死他,更何况很可能贾昌朝只会沉默,毕竟官场大忌就是枪打出头鸟!

    哪怕这两封信骂的就是贾昌朝本人。很不幸,这就是现实。稍微知道些内情的人都明白欧阳修弹劾的这两个部门具体到个人头上,会砸到谁:一个是现任御史台长官王拱辰,一个是前任御史台长官、现参知政事贾昌朝!于是对号入座,贾大人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两封奏章。欧阳大才子写得清楚明白“近年台官”你是前任老大,说得就是你!

    贾昌朝,他的官场生涯起步超级低,一小县城的主簿。后来之所以飞黄腾达,是因机缘巧合成了崇政殿说书。这是给皇帝讲课的职务,他零距离接触了仁宗皇帝。领导印象分高于一切,他开始统领御史台,再进入中书省,成为顶级文官。可这样的资历,你让欧阳修拿哪只眼睛能看得上呢?典型的小人,出身卑贱、学识低微。混得越高、危害越大“退不肖”这就是当今天下最大的不肖,定要把他搞倒!

    可欧阳修也不想想:一没出身的人,能混到这一步,他凭借的是什么?欧阳修更大的错更在于把贾昌朝的老部下们都踢到了贾那一边。整个御史台及从御史台出来高升或退休的人,都成了贾的盟友。这些人在搞事、在弹劾别人时,欧阳修还在风花雪月、吟诗作对呢。这样,就决定了此次斗争的主调。

    欧阳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