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亲征太原篇 (第2/7页)
造反!23日,萧思温、高勋、女里等率甲骑千人驰赴行在,一场皇室内斗下来,控制住了局势。推举世宗耶律阮次子耶律贤继位。从此,辽国摆脱睡王近18年的昏庸统治,开始了复兴之路(耶律贤的皇后便是辽史上大名鼎鼎的萧太后)辽国皇位也从耶律德光系统转入耶律倍系统。自然,虽日后所有辽帝都是耶律贤的子孙,但契丹族的传统不会变(当然也不仅仅是契丹族,女真、蒙古、早期的满族都是这样传统。直到一代圣祖康熙定下秘密立储制度后才解决了这一传统问题)。每一个皇帝也都要在血腥的皇族屠杀中登上帝位,这个传统日后也将被宋人把握,从而直接促成澶渊之盟的签订。 大宋好久没举行如此大规模军事行动了。刚动身就发现了大问题,军粮不好运了。禁军固然是战斗力也是一张张能吃的大嘴。要让他们干活杀人,就得先喂饱他们。赵匡胤依然记得柴荣当年亲征太原,最后也是败在粮草上,为搞到军粮,逼得柴荣以官职换粮食。柴荣舍得官爵,可赵匡胤不同,他舍得金钱等一切物质,却是官职他不愿轻与。 那么,粮草就得从汴梁调运了,一动,就塞的赛过如今的城市交通。很少发火的赵匡胤愤怒了,这么多年来自己重上战场就要出师不利吗?他要将运输大队长抓来问责!怒火也将他急燥心理暴露无疑。幸亏他身边还有个冷静的赵普“六師方至,而轉運使獲罪,敵人聞之,必謂儲偫不充,非所以威遠之道,但當擇治劇者莅此州耳”是的,北汉内乱,可自己不能跟着乱,擅责转运使,只会让人家认为自己准备不充分。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