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少年篇 (第1/6页)
死的寇准被开封城拒之门外,另一个人却再次活着走了进去,重新干起了老本行——帝国宰相。就在冯拯病重的日子里,8月28日,王钦若再次回到京城,与王曾一起担任帝国宰相。这让人们看到了刘娥的另一面:除惊人的冷酷外,还有着绝顶的聪明。试问如要选出真宗朝里既是人才又是奴才的绝妙型大臣,不选王钦若还能选谁?无论寇准还是丁谓,都是人才而非奴才。有才但不顺手甚至不听话。就算王旦也有他的局限性。很多事情非暴力不合作,让他办事得既请吃还送礼。王钦若就不同。此人博闻强记,才干卓著,且宦途几十年,功力已炉火纯青。妙更妙在他无条件的服从,是条真正的变色龙。你是明君他就是贤臣,你是昏君他就是jianian宦,一切都跟着领导走。这样的人正是刘娥现在急需的。帝国一切过往都藏在此人的脑子里。要他来干事,却在他身边绑着个王曾,让他没法再兴风作浪,只有老实干活。且同时又任命2个参知政事:鲁宗道、吕夷简。吕大宰相权倾朝野的时代还未到来,他的事以后再说。而鲁宗道号称‘鱼头’之前就是真宗朝有名的谏官。根据太祖皇帝的祖宗家法,他的任务就是随时随地口吐莲花教训朝廷大臣。其火力之猛有时都误伤无辜,连赵恒都被k过。但气归气,人家有理,皇帝也只好在办公室里签字留念。一屏风上有赵恒御笔“鲁直”2字。 就这样,朝政大事依次是王钦若做决定,王曾、曹利用2人审查,最后再由鲁宗道挨个地狠狠瞪一眼,看他们是否心虚有愧。没事了?好!签发命令执行吧! 以上是不是天衣无缝了呢?刘娥觉得仍不行。刘娥担心的是她的‘儿子’小皇帝赵祯。这孩子总和王钦若泡在一起,不会成为赵恒第二吧?看来得加强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