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平定荆湖篇 (第2/7页)
承受柴荣、赵匡胤的凌厉杀气。孟昶也不想取,他不想让对手误会他有取荆州,然后沿江东下,问鼎天下的野心。李璟也不会来。他连战略要地,产粮基地淮南都割了,还会要荆南?争此地者,必存统一天下之志!眼下当然只有一人:大宋天子赵匡胤! 可赵匡胤没借口。人家高家对宋朝可是毕恭毕敬,甚至到了“一年三朝贡”的诚意。人家是这么一让人心软心醉的笑脸,你能硬下心一巴掌打下去?正好湖南帮一大忙。湖南、荆南2份求援表都在赵匡胤案前。估计他半夜都要乐醒。命副内酒坊使卢怀忠(赵匡胤果然办事离不开酒)出使荆南“江陵人情向背,山川地理,我尽欲知之”(下面有没说出的话:我欲尽取之)卢怀忠回来报告“高继冲士兵不过3万。年谷虽登,而民困于暴敛。灭亡之势已露”赵匡胤大喜,召来宰相范质,说出了一计划“江陵四分五裂,今假道出师,因而下之。蔑不济矣” 这计划便是“假道灭虞”春秋晋献公想吞并旁边虞、虢2小国。而2国为求自保,结为联盟。若打其中一国,则另一国必发兵援救。晋国大夫荀息献计“假道伐虢。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当然虞国不会轻易借道给晋国去打自己盟友。我们便送厚礼,并承诺只是借道,绝不相侵害”虞公果为眼前小利所动,答应借道。结果便是晋国借道灭了虢国,回师途中将虞国一并拿下。 眼下正可以救援之名,向荆南借道前往湖南。且高家早就臣服,中央军借地方的道去平另一个地方的反叛,不是名正言顺吗? 建隆4年(963)正月7日,慕容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