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兵临城下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兵临城下篇 (第3/7页)

拿回燕云16州,使辽国实力大损,无力再管北汉的事。这样北汉不攻自降。柴荣与王朴这一策略是深思熟虑的,他们自知周朝与北汉有血海深仇,刘家必定死拼到底。而到赵匡胤这里,赵匡胤认为已是大宋了,宋朝与北汉没什么太大过节,大家打打,摆摆实力意思意思应就差不多了。北汉该不会硬撑至最后一人吧?他没想到北汉仗着辽国撑腰,直接将对周朝的恨转移到了宋朝身上。

    好吧,赵匡胤对太原人的顽强表示服气,他也走了下一步,拿辽国开刀。太原兄弟们,你们不就在等辽国援兵吗?朕也在等,等我拿了他们的头给你们看,你们该知怎么做了吧?

    辽国骑兵此时正兵分两路:一路走阳曲县、一路向定州直扑而来。

    一叫何继筠的老将此时就坐在赵匡胤面前,在他们之间是张地图,而赵匡胤手指着一个地点:石岭关。这是位于阳曲县北的一险要之处,兵家必争之地。要阻击前来增援太原的辽兵,这无疑是一关键地点。千年后另一伙极凶穷恶的侵略者就是从这里攻击了太原。那是日本鬼子。

    赵匡胤给何继筠指点了退敌方略,他是位经常扮演参谋长角色的皇帝,取荆湖、收后蜀,他无不出谋划策,定下战略甚至战术。这也许是好事,师未行已有定谋,可又不见得全是好事,上面的一手包办,怎么发挥下面的创造力呢?换句话说:如赵匡胤死了,谁还能再为大宋军事出谋划策?这似是遥远的问题(其实也不远。10年后,大宋就要为这一问题付出血的代价),我们还是解决当下的。

    赵匡胤给何继筠精兵数千,皇上意思已很明确:绝不放辽国一兵一卒过来,当然如是死的,则越多越好。

    何继筠正要出营房,突然又被赵匡胤叫住。回过头来,只见赵匡胤手上捧着碗东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