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主创会谈 (第3/4页)
中的睡美人。 众人面面相觑,导演扶额:容妃来分析下? 我想到的是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不太准确,但很显然谭丽雅凝视着曼卿,指出,你是故意设计的,以笑声演悲情,更显情之凄,画面冲击力更大。 她顿了顿:而且,这段的好不仅仅在于哭和笑的矛盾冲突,更在于流畅自然的 变化,曼卿接着她的话,表示赞同,变化是最难演的。 单纯的哭获或笑并不难演,但笑由甜蜜转为干涩悲凉,最后沦为自嘲的笑与泪,同样是笑,但一点情绪都不能错,不然就会传达给观众错误的信息。如何妥善处理笑容的转化才是最难的。 叶瑞宣举手提问:为什么你的表情在镜头里那么自然?而我看了下我的特写,就常常有些夸张? 曼卿笑了,用指节敲了敲叶瑞宣的额头:你傻啊,收点力演不行么? 你跟我说要进入角色嘛叶瑞宣摸了摸被敲的地方,为自己辩解,所以我一直努力进入角色,以人设为基础做表情和动作。 那我问你,你觉得拍特写和远景有什么区别? 叶瑞宣思考了一会儿,困惑的说:特写的话,可以更清晰的展现人物表情,远景拍的是整个人的动作,他正在做什么事,这个意思吗? 你说得对,所以表演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面对所有镜头都是一种演法,曼卿耐心解释着,循循善诱,对着远景,你做的表情可以更放,动作幅度更大,因为镜头离你很远,你动作小了观众未必能看得出;而同理可得,特写该如何。所以,对于你刚刚的问题,你能作答了吗? 叶瑞宣眼前一亮,快速给出了答案:因为特写会把我的一举一动放大,所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