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_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第9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第90节 (第2/8页)

话的人都发去了邀请函,轮番召集各个研究领域的人到蓉城开学术研讨会议,开会地点就定在麓湖康养区。

    开会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从西医开到了中医,从西药开到了中药……几乎国内从事医药学研究的人都来露了个脸。

    谢芸的六识清明,记性很好,每个人只要在会议上露个面,发个言,她对照着参会人员信息表看上一遍,就都能记下。

    有在泰山堂里系统学到的知识衬着,谢芸感觉自己像是个拿着参考答案批改作业的班主任,有些专家水平很高,一语中的,有些专家完全就是浑水摸鱼上来的,水平同重机厂附属医院的朱院长和杨院长差不多。

    谢芸在会议上做的,就是把那些滥竽充数的专家剔除出医疗科工产业群的专家队伍,保留下理论过硬技术过硬的真专家,成立细分领域的专家组。

    每开一场会,就会有一个专家组成立,也会有一笔医疗科工产业群的资金落实到位。

    进入专家组的人都眉开眼笑,没进入的则是臊眉耷眼,却也没几个人敢有异议的。

    为什么没选上,谁心里没点数?

    看看选上的那些都是什么样的人才?要么是醉心学术的大牛专家,要么是刚刚出头势如破竹的行业新鲜血液,要么就是临床治疗多年的行业名医,没一个是靠关系强托起来的。

    谢芸都没拆穿为什么淘汰他们,哪有人会上赶着找羞辱?难不成非得听人家骂两句自己水平不行的话才死心才消停?

    随着一场又一场会议的结束,医疗科工产业群逐步走上了正轨。

    谢芸也把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