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之离婚后我干起了媒婆[穿书] 第17节 (第3/8页)
王菊香的思想非常前卫,她认为,公公婆婆都还年轻,完全可以自力更生,既然有这个条件,那么分开住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距离产生美,这样就可以杜绝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已经走到结婚这一步,阮清媒人的任务早已经完成,并且已经收到了当初承诺的报酬。此时,作为外人,她是不便多言的,听完只在心里叹一句,好手段! 第22章 物色人选 过了七八天,李有福的照片终于寄来了。按照这个时代邮局的速度,因为是在省内,这个速度已经算是快的了。 阮清拿到照片后,和李家之前那张一寸照片做了对比,确定是一个人后,便开始准备下一步工作。 等照片的这几日,她也没有闲着,趁着葛翠河空闲之余,两人将十里八乡的单身适龄姑娘全部都扒拉了一遍,然后将找对象的消息放了出去。 阮清从一开始就直接将目光放到了农村姑娘的身上,因为以李有福现有的条件来看,农村姑娘心动的可能性比较高,而城里姑娘几乎是不可能,毕竟人家的条件就在那里摆着呢。 阮清如今的做法,完全是遵照着八个大字,门当户对,优势互补。 但请相信,门当户对绝对不是封建糟粕思想的继承,这里面学问大着呢。小到成长环境,大到三观和见识,这四个字其实已经在最大范围的帮你筛了一轮。 自从思想解放,追求婚姻自由以来,人们的择偶观确实在一个时期内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许多人不顾伦理不顾情理,只为追求自由的爱情。 但后来许多事实证明,三观契合,才更能走的长久。而三观的养成,更多的是来源于成长环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