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第1/3页)
第22章 马车一路疾行,在皇宫的正定门偏门停下,这里是宫里太监出入办差的专用通路,杨宜率先下马,亲自架住姜涟的胳膊扶她下来,随口叮嘱:“姑娘,时间仓促,奴才一会儿先着人带您去沐浴焚香,再去道坛拜见太后娘娘和皇上。” 姜涟点点头,垂首跟在他身侧,她不是第一回 进宫,也已经有足够的耐性,在雕栏玉砌的宫阙前安之若素。 “宫里不比外头,忌讳更多些,姑娘务必谨言慎行,若有什么事,尽管来找奴才。”杨宜在权势堆里浸yin多年,是察言观色的行家,在她跟前卖好,是瞧在摄政王的面子上。 姜涟很是识趣儿,忙客客气气地行礼应是,“多谢公公提点,听说公公是太后跟前最得力的人儿,我笨嘴拙舌的,若到太后跟前说出什么错话,还望公公替我圆一圆。” 她刻意抬高他,杨宜听高兴了,也不吝赐教:“祈福之地是在皇上的寝宫,不过姑娘不必怕,宫里太后娘娘和皇上都是好性的主子,姑娘只要听命行事,一准错不了。” 姜涟这才知道要在皇帝寝殿祈福,不像杨宜说得害怕,反倒有些庆幸,不必再同别的贵人打交道,况且待在宫中十二日,兴许还能等到她弟弟的消息。 沐浴焚香原本有道极为复杂的流程,因眼下时候不多,多余的一概省掉了,也没有别的补救法子,只能默求心诚则灵。 她沐浴的时候并不习惯有人伺候,还试图请伺候的人出去,奈何那些嬷嬷们坚持“公事公办”,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利利索索的给她收拾妥当了。 既是祈福,得拿出诚心来,于是数九寒天里,只能着轻薄的道服和单鞋。姜涟也算能吃得苦,但她的身子有些吃不消,双脚然骨处遇冷就生疼的症结,刚出了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